kaiyun官网
Industrial Layout
产业布局
综合服务产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布局 > 综合服务产业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的到来与未来前景
2025-04-30 16:14:39 作者: 综合服务产业

  从徒手接网球到丝滑扭秧歌,人形机器人正在快速突破我们对其能力的想象界限。在人工智能科技的推动下,这些机器人正在换上智慧的新衣,逐步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产业场景。根据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24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36.37%,这一下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的0.88%。这样的数据让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期待与热情。

  长城久鑫基金的经理余欢表示,预计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目前,行业正处于从0到1的商业化前夜阶段,而中国独特的制造优势将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的逐步成熟,它们将在什么场景中首先实现规模化应用?人形机器人行业即将迎来哪些重要事件?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又该如何审视这个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让我们一一探讨。

  余欢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年初,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宣布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这一消息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国内外企业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今年有望成为这一行业实现量产的元年。

  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实现量产,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将使得它们在工业、服务业及家庭等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变得更现实。在这一点上,人形机器人有望像曾经的智能手机和电动车一样,走出一条光辉的道路。

  AI技术为人形机器人赋予了更高阶的智力支持。传统的机器人由于技术的局限,往往只具备简单的运动控制能力。而搭载了AI技术后,人形机器人不但可以进行感知和学习,还能进行复杂的决策,相当于拥有了大脑。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工业领域可能是人形机器人最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地方。这是因为工业场景相对简单且易于控制,行为能系统化,使得技术实现起来相对来说更加顺利。随技术瓶颈被攻克,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日益显现。

  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将在服务业和家庭消费场景中找到大范围的应用,例如陪伴机器人和健康养老服务机器人等,这些应用将逐步推动市场的扩展。

  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国内科技和制造公司开始投入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中。人形机器人不单单是一个复杂的产品,它的组成包括了大脑、关节、灵巧手等多个部分,而每个部分又涵盖了众多细分零部件。国内企业在零部件的低成本量产和运动控制设计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在“大脑”的研发能力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尽管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前景光明,但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仍然不少。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实现更像人的泛化通用能力和大幅度降低量产成本。目前,一些零部件仍面临低成本量产的困难,可能会影响行业的商业化进程。不过,国内企业在这方面拥有显著的生产能力,能够创造出超高的性价比的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余欢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可能会迎来一系列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包括:

  目前市场上不少公司的估值偏高,但在一个具有明确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的高速成长性行业中,采用新的业务和传统业务分部估值的方法,或者是远期估值折现的方式会更为合理。从这些角度看,很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估值依然具有合理性。然而,企业的核心技术更新速度、量产进度以及应用场景落地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表现,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在面对这一充满潜力的领域时,余欢认为2025年可能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行业将线的发展。对于如此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投资者应以更长期的视角对待相关受益标的,采用长期成长股的策略来进行投资。

  总体而言,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技术的成熟与市场的迅速变化,投资者们应当适时掌握市场动态,把握住这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信息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