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网
Industrial Layout
产业布局
十大战略性新兴集团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布局 > 十大战略性新兴集团
不进大厂进工厂这位博士工匠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2024-01-19 10:52:40 作者: 十大战略性新兴集团

  辽宁沈阳,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浑南区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公司)生产车间,眼前的景象颇有科幻大片的即视感:上下翻飞的“中国红”手臂与黄色的移动机器人“协同作战”——机器人正在生产机器人。

  博士工匠、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高级总监王晓峰就是给这些工业机器人装上“大脑”的人。

  6年前,28岁的王晓峰脱下东北大学的博士服,穿上一身蓝色工装,成为新松公司的一名研发人员。生产设计一线的摸爬滚打,让他迅速成长,在机械臂先进控制算法与智能应用工艺研发领域崭露头角。

  王晓峰和同事们设计的机器人,能移动几十吨重的大型设备,能够直接进行误差以微米计算的精细操作,也能代替工人在高辐射、高温的操作环境中精准作业。他们研发的机器人正在改变工厂和工人的作业场景。

  2023年11月8日,包括王晓峰在内的新松机器人研发团队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授予辽宁“时代楷模”称号。

  博士毕业时,王晓峰的就业选择并不少,他的很多同学都追逐热度,选择进入互联网大公司工作。

  不过,王晓峰的内心从未动摇。“我学的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课题组的老师都有在企业工作的背景,制造企业就是我施展所学本领的最好平台。”

  除了想要学以致用,一部名为《大国重器》的纪录片也更加坚定着王晓峰的选择。

  这部展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历史的纪录片,记录了产业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等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奋斗和梦想,让王晓峰产生了加入其中的冲动。10年寒窗苦读的积累,让他迫不及待地想在生产一线大展拳脚。

  学习机器人操作手册、了解行业专有名词、掌握机械臂控制系统软件编程规范……他如饥似渴地查资料、向同事请教。不过,对于王晓峰来说,这恰是科研的魅力所在——在陌生的领域跋涉,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规律和规则,沿途会有此路不通的沮丧,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这是针对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开发的辅助康复机器人,能根据患者身高、体重等参数选择康复步态,支持起立、坐下、行走等康复训练形式。

  以往书本上写的、导师教的参数都是理想值,而实际机械工艺流程中会存在加工偏差,因此设计时需要将误差也考虑进去。

  2018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新一代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研究,新松公司是参与单位之一。

  公司将这一个项目交到了王晓峰团队手中。当时,项目组有8位成员,都是入职两三年的年轻人。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敢闯敢拼的勇气。

  这群年轻人在科研路上不断试错、“打怪升级”,最终找到了最优算法,在同时揭榜的企业中,获得了该项目的第一名。

  2023年3月,一家国内车企找到新松公司,提出定制一套填补国内空白的机器人——210公斤重载点焊机器人汽车装配生产线。面对客户的急切需求,新松公司经过半年多的研发,终于进入生产线测试阶段。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焊接质量和数据通信都实现用户需求,但是动作节拍却慢了10秒,整条生产线的节拍因此被打乱。

  机器人硬件不能改变、控制器成本不能提高、提速后要保证稳定性很高……一堆限制条件摆在了王晓峰和团队面前。

  “答案就在那里,到达的路有很多条,没人知道哪一条是捷径,只能反复求证。”面对重重困难,他们用起了笨办法。

  王晓峰把机器人的运行数据全部用软件在三维空间画了出来,逐个方案尝试。在车间尽头的一间实验室内,焊接工程师周斌给了王晓峰启发,“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弧线弯比直角弯更稳定”。

  经过反复推演,王晓峰带领团队连夜修改代码,第二天一大早,真机实验取得成功。

  他经常被突然拉进一个技术研讨群,即刻就在群里和大家开始头脑风暴,“没人会在意这是谁主导的项目,只是希望能尽快解决难题”。

  “这几年,围绕机器人控制器,晓峰尝试过不同的领域,最终他还是坚持要回到最想做的工业机器人性能提升上。”在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孙铭泽眼中,王晓峰很纯粹,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感,十分执着。

  “世界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是体现机器人控制器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的机器人想要在高端应用领域立足,必须不断的提高精度指标。”王晓峰和记者说,他把现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焊接机器人研发上。

  未来,他和团队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控制管理系统软件,将提升汽车生产线上焊接机器人的点焊节拍、工艺精度和焊接质量。

  “看见客户的生产应用场景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不断下降,生产效率不断的提高,这就是科研的价值。”王晓峰说。

  “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持续深耕创新的核心支撑。”新松公司总裁张进期待,用更好的硬实力和软环境,让慢慢的变多像王晓峰这样的“千里马”在制造企业的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高学历人才扎根生产一线,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学以致用。以我学习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对象就是各种控制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天然就是我创新创造的沃土。其实,无论是从事哪一种职业,在基层、在一线历练都是成长的宝贵财富。高学历人才沉在一线非但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还能获得从高学历向高能力转化的助力,从而从生产一线走向创新之巅。

  首先,要转变企业观念,在育才上学会算“长远账”。现实中,企业引进智能设备后,最缺的就是拥有“数字技能”的人才。但不少企业担心费时费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被挖走,不愿在育才上投入成本。其实,从长远来看,技术、技能人员“数字技能”水平提升后,可以更好地驾驭智能设备、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企业的高水平发展也会让人才因为看到企业的发展前途选择留下。其次,对于加大投入培育“数字工匠”的企业,有关部门可优先考虑在税收、租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进一步激发企业的育才热情。此外,能够尝试鼓励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一同搭建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为有关技术、产品提供测试优化平台,促进相关成果转化,让更多工匠人才有机会实现从传统工匠到“数字工匠”的蜕变。(口述:王晓峰 整理:刘旭)

  读罢“走进智造工厂 探访‘数字工匠’”系列报道中6位“数字工匠”或转型或探路的故事,热血沸腾。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升级阶段,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层次地融合。在此背景下,“数字工匠”的故事从未来照进现实,把未来工厂和未来工人的模样如同镜头一般拉到我们眼前。工厂在变,工人要变。变成什么样?未来怎么走?6位“数字工匠”的故事,正是在给未来工厂、未来工人、工人未来“画像”,在给这些疑问寻找时代答案。

  这是眼下工人群体最需要的故事。在智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厂和设备升级面前,大量工人也面临职业转型的彷徨,甚至本领恐慌,对于理论基础不足的技术工人转型尤为艰难。在“数字工匠”的故事中我们读到:“只有中专学历的安志成想要顺利操控这些机器人,首先要跨过上千个专业英语词汇和500余个序列代码的难关”。同样是在这些故事中,我们找到了如何转型的答案:“意识到理论知识还存在短板的何希家,在重庆科技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继续深造,取得了本科学历”“马小光这样总结技能路上的‘登山体会’,勇于学习、勇于挑战”。

  这是年轻人需要看到的故事。眼下,一些年轻人选择送外卖不愿进工厂,在他们看来,当工人即使不是吃大苦流大汗的苦累脏,也会面临职业上升空间不足、成长路径单一、社会认同度较低、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职业吸引力不强。在这些“数字工匠”的故事里,他们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年轻人,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生产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线系统集成、现场管理、设备运维等新技能要求应运而生。工人正从简单重复的机械式工作转变为管理、分析、运维等高的附加价值的工作,当“数字工人”,大有可为。

  全社会需要更加多“数字工匠”的故事。面对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的发展新形势,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高技能人才还存在结构性短缺。智能生产线并非只需要工人按下按钮就没事了,高技能水平的工人仍是生产线的“灵魂”,他们要向技术复合型、知识创新型蜕变。企业说,一个马小光不够;社会说,一群马小光也还嫌少。“灯塔”越高、越亮,才能照得越远,才能激励更多工人向上攀登,鼓励更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学技能当工人。

  如果说铁灰色是工业时代冷峻的标志色,那么,在未来工厂里,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低碳等特性,则让工业文明的底色呈现更多的瑰丽。马小光们的故事流传得越广、被复制得越多,才会有更多工人在自己的未来、在未来的工厂里大放光彩。